1950年10月19日黄昏,鸭绿江畔朔风凛冽,中国人民志愿军首批部队在彭德怀司令员率领下,悄然跨过江桥,奔赴朝鲜战场。“雄赳赳,气昂昂”的歌声中,一场震撼世界的“立国之战”拉开序幕。
“首战两水洞”成为志愿军的初试锋芒。1950年10月25日,40军118师在温井西北遭遇南朝鲜军第6师,经一小时激战首战告捷,这一天后来被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两周后的云山战役中,39军这支“东北猛虎”创造了更辉煌的战绩——他们以独创的“爆破桶战术”重创美军骑兵第1师,五十分钟内全歼美军一个加强团,缴获飞机4架、坦克28辆,击毙美军1840余人。此战不仅粉碎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更让志愿军在朝鲜站稳了脚跟。
当第二次战役的号角吹响,朝鲜遭遇五十年未遇的严冬。在“长津湖”地区,志愿军第九兵团与美军陆战第1师展开生死对决。零下40度的极寒中,战士们身着单薄棉衣坚守阵地,全兵团冻伤减员高达32.1%,三个连队成建制冻僵在阵地上,化作永恒的“冰雕连”。
小高岭阵地上,连长杨根思践行了他的“三个不相信”誓言:“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率领全排击退美军八次进攻后,他抱起最后的炸药包冲入敌群,与40余名美军同归于尽,成为志愿军首位“特级英雄”。与此同时,38军113师创造了步兵史上的奇迹:“14小时急行军72.5公里”,抢占三所里,切断了美军退路;郭忠田排长在葛岘岭巧妙利用地形,以零伤亡歼敌215人,缴获汽车58辆。
1950年除夕夜,志愿军发动第三次战役。39军将士顶风冒雪突破临津江,于“1951年1月4日光复汉城”,拯救了在美军铁蹄下挣扎的朝鲜百姓。然而联合国军随即发动反扑,第四次战役中,志愿军以机动防御迟滞敌军攻势。在横城地区,42军以“三三制战术”分割敌军,一个晚上奔袭39公里,将3300余美军围歼于风雪夜。
第五次战役规模空前,中朝联军集结“11个军60万兵力。当美军发动“坦克劈入战”时,68军在文登里血战十昼夜,以血肉之躯摧毁28辆坦克,守住了钢铁防线。
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志愿军创造了“坑道防御体系”的经典战法。1952年9月,67军面对美军“特种混合支队”的立体进攻,在梨船洞阵地激战四昼夜,击退敌25次团级冲锋,歼敌4000余人。
冷枪冷炮运动中,24军战士张桃芳创造了“狙击神话”:32天内以436发子弹毙敌214人,被誉为“志愿军枪神”。而在东海岸,谭秉云单兵阻击美军骑兵第2师八小时,仅凭一支枪、三颗手榴弹炸毁三辆坦克,阻滞了整个装甲纵队的行进。
1952年10月14日,范弗里特调集六万重兵猛攻五圣山,战役首日即倾泻炮弹30万发。在597.9高地3号阵地,年仅19岁的胡修道与两名战友顶住了美军整日猛攻。当战友相继负伤,他独自坚守阵地,一日击退敌军41次冲锋,歼敌280余人,守住了血染的山峰。
此役中,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机枪射孔,为部队开辟通道;邱少云在烈火中纹丝不动,以生命守护潜伏纪律。43个昼夜的血战后,上甘岭阵地岿然不动,这里成为美军无法逾越的“伤心岭”。
1953年7月,为粉碎李承晚破坏和谈的阴谋,志愿军发起“金城战役”——抗美援朝最后一战。六个军猛攻金城以南30公里防线,15天歼敌5.3万,彻底打残南朝鲜军四个师,收复160平方公里土地。7月27日,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署,历时“2年零9个月”的战争以正义的胜利告终。
在这场立国之战中,197653名烈士血洒疆场,302724名功臣用生命铸就了“钢少气多”的战争传奇。当和平的曙光照亮三千里江山,彭德怀在停战签字时庄严宣告:“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时光岁月流逝,英雄的壮歌犹在耳畔。那面被鲜血染红的战旗,至今仍在提醒我们:“山河无恙,因有忠魂守护;盛世长安,当以信念传承”。
上一篇:全国多地商超掀起广东荔枝甜蜜旋风
下一篇:没有了